信息來源于:互聯網 發布于:2022-01-14
7月23日,2020年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部門聯合監督抽查啟動會在京召開。市場監管總局認可檢測司及自然資源部科技發展司,生態環境部生態環境監測司、大氣環境司和國家藥監局科技國際司共同啟動2020年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工作。
2020年度國家級資質認定檢驗檢測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督抽查將生態環境監測、機動車檢驗、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檢驗檢測、海洋調查觀測監測、食品檢驗和建材檢驗檢測作為重點監管領域,計劃檢查300家機構。
從今年6月發布的《市場監管總局 自然資源部 生態環境部 國家藥監局關于組織開展2020年度檢驗檢測機構監督抽查工作的通知》獲悉,此次抽查的300家機構中,生態環境監測領域35家、機動車檢驗領域10家、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檢驗檢測領域10家、海洋調查觀測監測領域10家、食品檢驗領域60家、建材檢驗檢測領域45家,重點領域平均抽查比例為16%。其他領域抽取130家。生態環境監測、機動車檢驗、醫療器械防護用品檢驗檢測和海洋調查觀測監測領域由市場監管總局聯合行業主管部門組織檢查。其他領域隨機抽取的機構,部分將交由屬地省級市場監管部門組織檢查。
此次主要檢查檢驗檢測機構是否存在以下問題:(一)未經檢驗檢測,直接出具檢驗檢測數據、結果;(二)篡改、編造檢驗檢測數據、結果;(三)超出資質認定證書規定的檢驗檢測能力范圍,擅自向社會出具具有證明作用數據、結果;(四)檢驗檢測結果與原始數據不一致,且無法溯源;(五)漏檢關鍵項目、干擾檢測過程或者改動關鍵項目的檢測方法,造成檢驗檢測數據或者結果錯誤;(六)替換、調換應當被檢驗檢測的對象;(七)接受影響檢驗檢測公正性的資助或者存在影響檢驗檢測公正性行為;(八)未按照規定辦理標準、授權簽字人變更。對在監督抽查中發現的違法違規行為,要嚴格依法查處;因檢驗檢測機構違法違規行為對消費者造成損害的,要督促推動檢驗檢測機構承擔相應的民事賠償責任或連帶責任;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機關處理。要嚴格按照《企業信息公示暫行條例》等法律法規要求,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依法公示相關行政處罰信息。
會議要求,一是全面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要求,從《檢驗檢測機構名錄庫》和《行政執法檢查人員名錄庫》中分別隨機抽取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確保抽取過程科學規范、公開公正;二是持續推廣跨部門聯合監管,市場監管部門和相關重點領域技術專家聯合實施檢查,提升監管效能;三是建立健全失信懲戒機制,強化監督抽查結果的公示運用,嚴格失信懲戒措施,持續加大行業亂象的懲戒力度;四是強化監督抽查結果的公開,集中公布一批檢驗檢測違法違規典型案例,形成宣傳聲勢,提高監督抽查的影響力和震懾力。
啟動會上,現場隨機抽取了檢查對象和執法檢查人員。下一步,市場監管總局、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藥監局將組成聯合檢查組實施現場檢查。